常见问题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 > 常见问题

博物馆展柜纸质文物保护和利用难度大

作者: admin 时间:2016-11-23 来源:
摘要:博物馆展柜 纸质文物保护和利用难度大 15年前,我国文物类别首次新增华侨文物,正是侨乡江门推动这一历史性突破的。但其实,以纸质文物为主的馆藏文物保护难度更大,文物展柜认...

博物馆展柜纸质文物保护和利用难度大

 15年前,我国文物类别首次新增“华侨文物”,正是侨乡江门推动这一历史性突破的。但其实,以纸质文物为主的馆藏文物保护难度更大,文物展柜认为华侨文物作为侨文化的重要载体,如何加强保护备受社会各界关注。
  馆藏文物数量居全国同类博物馆首位
  华侨的历史少说有几百年,也可以追溯到一两千年前,但“华侨文物”相对陶瓷、青铜器等传统文物显“年轻”,名称正式出现于2000年左右,“最早期指华侨在侨居国生活、生产所留下的文化遗存。”江门博物馆副馆长黄志强介绍,后来囊括侨乡大地与华侨有关的物品,如华侨回国建造的洋楼、工厂、学校、道路等。根据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的分类,华侨文物分为,一是以碉楼、侨圩、骑楼以及华侨捐建的学校、创办的工厂等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,一是以五邑银信(侨批)、口供纸、华侨族谱、证件、金山箱等反映华侨日常生活、出国凭证、生产工具的可移动文物。而华侨代代传承,留存的文物不仅具有物品本身的价值,难能可贵的是保留了前人的信息、故事,众多文物甚至构成侨乡变迁史。”
  另外,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通过建立“四有档案”,即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,设立保护标志,建立科学记录档案,建立保护机构或有专人负责管理。这类文物主要遭受两方面的破坏,一是台风、暴雨、洪灾等自然灾害的破坏,二是城市建设的大拆大建、文物利用的建设性破坏等人为破坏。有关业内人士表示,“已列为文保单位的基本能够得到保护,一些非文保单位的华侨文物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。”
  华侨文物以侨批、口供纸等纸质文本为主
  华侨在侨居国生活,体积大、金属的大件物品不方便携带,为此,体积小、轻便的器物、纸质物品较多,且在社会变迁中纸质文物容易收藏,为此,在数量众多的华侨文物,纸质文物“占上风”。此类文物主要有图书、字画、契约、纸币、票据、信函(侨批)、证件等。
  然而文物展柜认为这既是优势,也是劣势,在所有文物材质中,纸质较“短命”,一件纸质文本放置几十年,上百年可能就不存在了,纤维性结构的纸质文本容易变黄、变脆,最终自然分解;另一方面,纸质文本容易发霉,遭虫蛀,特别是受南方潮湿天气影响,保护难上加难。为此,纸质文物的保管有五忌,忌污染、忌生霉、忌虫蛀、忌光照、忌潮湿,保护难度很大,收藏不当,会损坏藏品的品相。
  另一方面,华侨纸质文物的保护还在于对一些残缺破旧的纸质文物进行修复。纸质华侨文物基本只能藏于库房,不敢轻易使用,从而阻碍了文物的深入研究。

联系我们
联系我们
华源彤达

电话:4000 500 181

郭经理:18810096180

师经理:18810096181

贺经理:13116168279

客服QQ:

师经理:3455760738

郭经理经理:877764605

贺经理:377533312

Email:sjtd8@163.com

地址:北京市大兴区华佗路9号院3号楼

联系方式
师经理:18810096181
贺经理:13116168279
郭经理:18810096180
[向上] 
在线客服

在线咨询

在线咨询

在线咨询

咨询电话:
4000-500-181
二维码

关注微信